您好,欢迎访问米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86 0000 88383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米博体育工业园83号

咨询热线:

+86 0000 88383

13988888383

【专题研究】近年上海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运营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02 20:12:37人气:

  【专题研究】近年上海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运营研究体育场地设施是以群众健身休闲、竞技训练、竞赛表演等体育活动开展需要为基础建设的运动空间的集合。随着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的两改工作深入推进,上海市在探索场馆新型经营模式、提供多元服务产品、打造体育场馆新空间等方面中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以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上海市部分)、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报告和上海市体育场馆运营情况专项调研为基础,对上海市体育场地总体情况、区域差异、场地分布、管理模式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情况予以梳理呈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774568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到2.38 ㎡。截至2018年12月底,上海共有体育场地47967个,其中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体育场地44654个,可利用体育场地3313个。与2014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比较,符合总局标准体育场地数量增加了15.97%。其中浦东新区的场地数量最多,为9288个;闵行区、松江区、嘉定区体育场地数量次之,分别为5258个、4039个和3613个。

  根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体育场地总面积达5402.83万平方米,相较2014年末增长30.01%,其中符合总局标准场地面积5097.34万平方米,可利用体育场地面积305.49万平方米。至2019年,全市可供市民健身的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774.57万平方米,其中各类健身步道(绿道)、骑行道总长度为168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从2014年末的1.74平方米提升至2019年末的2.38平方米,高于全国均值0.3平方米,年平均增幅为10.27%。

  上海体育场地的管理权属较为集中,由非企业机构(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委会等机构)管理的体育场地数量为38164个,远高于企业管理的体育场地数量6490个。同时,上海体育场地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企业单位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近2869万平方米,占总面积比重的56.28%,是拥有体育场地面积最多的单位类型;事业单位拥有近1621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地面积,占比31.8%,位列第二;居委会单位类型拥有的场地面积约299万平方米,占比5.86%,位列第三;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组织机构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共约309万平方米,总占比6.05%。

  从各区来看,浦东新区的体育场地总面积最高,近1332万平方米;嘉定区和松江区次之,分别为697万平方米和509万平方米(见表3)。与2014年末的场地面积数据相比较,黄浦区体育场地面积增速最快为134.70%,闵行区、浦东新区的场地面积增速近60%,崇明区、奉贤区、松江区、虹口区、普陀区增速超过30%,上海市大部分区体育场地面积增长速度显著。

  上海市体育场地主要分布在外环外城区,受制于土地面积、城区定位和居民集聚等因素,静安区、虹口区、普陀区、长宁区、杨浦区、徐汇区、黄浦区等上海中心城区的体育场地数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排名靠后。2018年崇明区、嘉定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排名领先,分别为6.06平方米和4.39平方米;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和浦东新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在2.40平方米以上,超过上海平均水平2.23平方米。

  为进一步分析上海体育场地情况,分项目、分类型的对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开展研究,本文将体育总局标准场地整理归纳为包括足球场地、篮球场地、休闲运动场地、健身场地、水上运动场地等在内的十六个类型(见表4),分类原则为场地的主要承载项目、场地属性等米博8383

  资料显示,上海满足居民体育需要的场地种类齐全,休闲健身场所、各类专项运动场地和可用于办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均有分布。从体育场地数量来看,休闲运动场地、篮球场地和健身场地的数量最多;学校内部或用于竞赛、训练的综合性/训练场馆数量次之;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水上运动、足球、排球的场地数量相对较少;冰雪运动场地数量最少,上海目前仅有6个线个冰壶馆。从体育场地面积来看,高尔夫球场地面积最大,占比高达39%,近80片高尔夫球场/练习场包含了1988万平方米体育场地;水上运动、篮球、足球、健身、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运动项目场地面积分别位列第三、五、七、八、九、十二和十三位,冰雪运动场地面积最少,占比仅为0.04%。

  需要注意的是,高尔夫球运动场地面积占比较高,一方面体现了上海高端体育运动场地发展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大面积的高尔夫球场地如何从单一经营向群众体育参与转化,如何提高该类场地的社会公益属性、体育消费承载属性和休闲健身服务水平是未来上海体育场地发展中面对的重要问题。且受自然条件限制,目前上海的冰雪场地主要集中在室内滑冰场,辖区内没有室内/外滑雪场地,冰雪运动场地的短缺制约了冰雪运动的群众普及。

  大部分上海大型体育场馆由市政府、体育局等公共行政部门投资兴建,具有国有或集体所有的产权性质,大型体育场馆拥有天然的公益属性。随着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作后,上海市大型体育场馆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场馆活力,提升运营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场馆公益开放与日常运营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改革工作已初见成效。从统计数据可看出,在上海市18家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中有10家为企业管理模式,3家为事企双轨管理模式,3家为委托管理模式,仅有2家属于事业单位管理管理模式。而且从场馆规模来看,事业单位管理的场馆规模都较小,且固定座席都明显低于其他管理模式的场馆。

  更多详情见书:【中心快讯】我中心携手上海市体育局共同编著的《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1)》重磅发布!

  徐开娟,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管理。

  【专题研究】我中心赴金华调研“体育+”特色村(居)建设进展,探索运动振兴乡村新模式(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